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北京:急诊、透析室等非必要不封管控
      来源:      编辑: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新闻组负责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王小娥29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患者需求,精准研判风险,科学统筹资源,按照“分类处置、重症优先”“绿色通道、个性安排”“缓冲隔离、加强防护”的思路,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优化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诊疗秩序的影响,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是强化重点人群救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重点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孕产妇、儿童、肿瘤放化疗以及急救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治服务,不得以无核酸检测结果等原因推诿、拒诊或延误;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合理设置缓冲区,为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需要紧急救治或入院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服务。

二是保持医疗服务连续性。全市统筹安排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妇产科、透析室、儿科、肿瘤科、精神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的停复诊,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停诊,无特殊情况做到科室人员不抽调、不停诊;建立应急机制,如重点科室被封管控,使用备用诊疗区域开展相应医疗服务,确保能力不减、服务不断。

三是加强专业力量储备。统筹医疗资源,拓展发热门诊和急诊空间,加强人员、设备配备,强化儿科、妇产科等专业力量支持,建立顺畅转会诊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门诊减量或关停服务后急诊患者增加、院感导致减员等情况,制定工作预案,加强院内统筹,做好人员储备,提升发热门诊和急诊服务承载力,全力保障急诊患者和需要连续性医疗服务患者就诊需求。

四是坚持非必要不封管控。对于涉及医疗机构的疫情,综合研判风险,科学精准采取防控措施,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产科和新生儿病房非必要不封管控。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医院封管控时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筛、快消、快解”,尽快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对于因涉疫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医务人员,优先安排互联网+医疗工作,尽可能发挥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五是做好就医患者引导。对于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采取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线上开药、在线结算、药品配送等措施;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做好与患者的解释沟通,结合疫情形势和患者病情合理确定手术时间;对于血液透析、孕产妇、肿瘤放化疗等需要定期就医的重点人员,做好登记建册,做到落位建账,保障特殊情况下医疗服务不中断。医疗机构或科室如停诊,主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已挂号或预约检查、住院的患者停诊信息和改约、退费方式,做好解释沟通,争取患者的理解。

王小娥称,下一步,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大资源储备,加强人员统筹,优化服务措施,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与基本医疗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上一篇:拧螺丝成世界冠军,职业技能人才亦能发光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栏目排行
  1.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2.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3.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4.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5.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7.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8. 旅游业“新”效迭出
  9.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10.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栏目推荐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
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涉民生、华夏等20家银行
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变,4S店就靠它活了!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