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山西古稀老人50余年用光影记录家乡变迁
      来源:      编辑:      

50多年来,秦丙和的脚步遍布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的大街小巷。 平路路 摄

背起相机,对焦城市,按下快门。50多年来,秦丙和的脚步遍布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的大街小巷。他坦言,摄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自己的精神支柱,用光影记录家乡变迁也能为当地作些贡献。

72岁的秦丙和是潞城区神泉村人,自学生时代就对摄影艺术很感兴趣。20世纪70年代,秦丙和开始学习摄影,1972年,他攒钱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

图为秦丙和的摄影作品。 秦丙和 摄

“我是个老摄影爱好者,这些年拍摄的照片估计有二三十万张。”秦丙和告诉记者,从最初的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他先后买过36台相机,“开始用黑白胶卷拍黑白照片,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就开始拍彩色片。”

图为秦丙和的摄影作品。 秦丙和 摄

在他的家中,摆满了他多年来拍摄的照片、相册、摄影书籍等,书桌上,存放着各式各样的照相机,这些收藏都是他的心爱之物,陪伴着他一起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城乡变迁。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中华大街改造提升工程主路通车……一幕幕场景,他用镜头捕捉、呈现。在秦丙和2004年拍摄的一张潞城全景图中,十层以上的高楼寥寥无几,如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发展变化一目了然。

图为秦丙和的摄影作品。 秦丙和 摄

建新屋、修路、通自来水、庙会、文物古迹……在其拍摄的乡村相片中,以村容村貌改变居多。“通过这些画面,也能记录一些村子的变革,展现乡村振兴场景。”

多年来,秦丙和的摄影作品也陆续被《潞城市志》等书籍收录,“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坚持摄影50余年,镜头已成为他记录家乡的独特方式。“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家乡提供一些资料,以供参考。”

如今,他再次更新了自己的摄影设备,用上了无人机。“无人机是女儿今年给我买的,能换个角度更好地记录家乡。”秦丙和希望,自己能有新的创意,用镜头把潞城的新面貌、新气象持续记录下去。

 
上一篇:南菜北运进入高峰期 确保北方市场“菜篮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栏目排行
  1.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2.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3.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4.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5.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7.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8. 旅游业“新”效迭出
  9.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10.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栏目推荐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
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涉民生、华夏等20家银行
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变,4S店就靠它活了!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