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德华·莫索尔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系统神经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莫索尔与妻子迈·布里特·莫索尔在过去数十年中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前沿研究,其中尤以发现内嗅皮层的网格细胞而闻名。 本报记者袁璐孙杰 记者:这是您第几次到访中国?您如何看待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发展进程? 莫索尔:这是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之后第一次来到中国。当然我在过去12年里,来过中国很多次。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够像中国一样,在过去这些年经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使得中国能够作为一个科技强国更多地参与到全球社会中,去解决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不断地发挥促进作用,支持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关村(000931,股吧)科技园区更是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科学和技术园区,一直致力于吸引投资,注入新型的创业公司。 记者:您认为中国为什么能够在科技发展方面经历巨大的变化? 莫索尔: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对于基础科学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中国也非常愿意在基础科学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第二,中国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促进了跟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双边科技交流,对于中国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促进科学发展上,中国给全球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这是我们要向中国学习的。科学不只是在今天展示的应用科学,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长时间比如持续数十年的基础科学研究。 记者:您对本届中关村论坛有何看法? 莫索尔:这一届中关村论坛非常国际化,我认为国际合作对于开展全球化的研究非常重要。这个论坛将如此多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将科学家、企业以及国际组织汇聚在一起,并在论坛里展开了充分的国际交流。这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产生进一步的碰撞。更重要的是,这个论坛有望把中国年轻的科创人才带到世界舞台上,并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回中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饶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