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关店1000家,7-11为母公司买了单
2019-10-22 13:12:59       来源:      编辑:admin      
题图来自东方IC
题图来自东方IC

  被奉为圭臬的便利店之王7-11,从其老家日本传出了关店的消息。

  根据路透的报道,7-11母公司日本Seven&I控股公司近日表示将关闭或搬迁近1000家7-11便利店,并且至2020年预计裁员约3000人(占据Seven&I总雇员数的两成)。该公司表示还将降低7-11便利店的特许经营费用,并向业主提供更多帮助,以维持24小时营业。Seven&I的社长井阪隆一也在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经营资源将集中到收益可期的首都圈门店。

  问题并没有出在7-11身上,它这是为母公司买了单。

  被百货拖累的便利店

  Seven&I正在进行一波大的调整——除了和7-11相关的缩减政策,该公司还宣布将加快关闭一些Ito超市和部分Sogo(崇光)、Seibu(西武)品牌旗下表现不佳的百货公司。

  据共同社报道,根据Seven&I的计划,崇光和西武百货商店将关闭5家百货店,缩小2家店的规模;此外,伊藤洋华堂33家门店也成为被调整的对象。上述提到的计划被裁掉的3000人中,就有着崇光和西武百货商店1300人,伊藤洋华堂1700人。

  近几年受到电商的冲击,Seven&I的百货业务遇到了不小的压力,这导致了其业绩的下行,比如2017年的成绩就一度下滑的厉害,截止该年五月末,Seven&I三个月的净利润共达336亿日元,已经比2016年降低了22%。再算上结构改革带来的成本,集团现在还面临着巨额的亏损,目前整个集团的资金周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作为便利店,尤其是坚持24小时营业的7-11,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人工,所以降低人工成本来缓解资金紧张就成了必须的选择。

业务缩减,集团瘦身,7-11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成了一个牺牲品。

  不过减损,说到底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对于日本的便利店经营方来说,是已经到了需要考虑降本增效的时候了。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就对虎嗅说:“日本的便利店竞争非常激烈,因为便利店的经营方有覆盖率的压力,覆盖率不够高的话相关搭载服务是无法实现的(日本便利店可以做快递收发等等其他延伸服务),但是到了一定的密度的时候,就会为经营方带来经营的压力。

但压力也是好事,有压力大家才会想着去降低运营成本,在增加收益的点子上去创新。”

  在去年,就有部分伊藤洋华堂的亏损店铺选择了关门大吉,而关闭亏损店铺,重新规划和装修店铺之后,反而提高了新的引力,租金收入还得到了增加。

  针对这次的新闻,就有媒体报道指出,随着特许经营费用的降低,反而可以预计每家门店年利润有望平均增加约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3万元)。Seven&I表示正在研究这些措施对收益的影响,但仍将本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测保持在4200亿日元。该公司表示,一旦这些调整对财务业绩有任何影响,将立即发布公告。于是,调整的公告发出后,Seven&I的股价在周五早盘还上涨了近6%。

  但是,对7-11自身来说,是福是祸可还说不准。

  7-11也有难题要解

  和在中国的情况不同,7-11在日本赚钱赚地好好的,盈利从不在话下——7-11在日本的单店日营业额早已超过了40000元,是样本均值的9倍。早在2014年,7-11在日本市场的盈利为3396亿日元,是彼时日本永旺超市盈利金额的1倍还要多。

Seven&I 2019财年的中期业绩显示,其净收入为1106亿日元,其中,日本的21000多家7-11便利店就是最大的功臣。

  但这个便利店之神,如今也开始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制约了。

  首先,在日本,便利店已经呈现饱和的趋势。有资料显示,在上海,将近每4000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但是在日本,按照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早两年的计算,全国平均每2329个人就有一家便利店。整体上,日本早已拥有超6万家便利店。

  在这样的密集输出之下,迎面而来的就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同时不巧的是,日本还面临着老龄化和用工短缺的现象,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国度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过,预计2030年日本劳动力缺口将达到644万,而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017年日本人口总数的5%。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人口动态也有统计,日本的人口已经连续四年呈现减少的趋势了,今年1至7月的出生人数已经同比减少5.9%,创了30年来的最大降幅。而在人口红利削减的同时,随着消费能力的降低、消费税的增加,日本的民众对于消费的“低欲望”只会越加显性。

  当所有的因素叠加到一起,一些变化也就在7-11身上悄悄地进行。

  正是人口、用工短缺问题导致的用工费用高涨,今年在日本就引发了便利店行业“废除24小时营业”的一波又一波的话题讨论。

  Japantimes有过报道,Seven&I在这几年在饱和的国内市场受到压力,业绩的增长已经开始依靠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过去一年,由于在日本的劳工紧缩中,24小时全天运营已经成了一个被抨击的话柄。虽然整体上7-11还是24小时制,7-11总部还是已在今年年初表示,在东京、爱知及兵库等8个地方的10家分店进行缩短营业时间试验,营业时间从早上7时持续至晚上11时。

  因着“用工荒”,餐饮、零售界等需要大量人工服务的行业自然成了一个首先的缺口,7-11就曾经解释自己营业时间调整的理由,就是“为高龄化及人口减少等社会结构变化做准备”。

  除了缩短营业时间,7-11还计划着启动实质性的降价。另外一些小问题也不断出现:8月份,7-11推出的网上支付服务“7pay”的智能手机APP出现账号被非法登陆的问题,于是该服务在9月30日全面停止。

  当然,上述这些思虑都是从长线来看的,那么短期来看,这次的瘦身会不会对7-11短期内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赖阳表示,现在总公司受到其他业态的拖累,7-11应该注意的是,门店关闭会造成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的降低,但是对便利店来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只要保证高水平的服务,保证门店的运营水准,保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用户的流失就不会特别明显。

  “很多企业都是在几个方面同时出现危机的,当一个集团资金紧张的时候,它会同时压缩营业时间,减少店铺数量,那么高品质运营也会有水准降低的风险。如果服务质量在倒退,那么消费者就会疏远。”

  整体上,赖阳对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业态的趋势保持看好的态度:便利店作为线上业务落地的重要终端,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

  状况频出的7-11和其他便利店也都在尝试新的业态增量进行“自救”,比如无人店等等。“未来一些‘无人’技术的发展,会对便利店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的情况是,没有专业店员的话,无人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瓶颈。但是未来可以考虑的是,夜间的无人可行度较高,店内繁忙的时候使用自助结账等等。从趋势上看,便利店还是会压缩用工,采用自动化的技术。不是纯无人,而是两者相结合。”赖阳说。

  在日本这片应许之地,看起来稳如山的7-11,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End

 
上一篇:iPhone健康里的正念训练,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硅谷乌托邦破灭,Facebook员工跳楼引发连锁反应 | 锌荐
 
     栏目排行
  1.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2.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3. 旅游业“新”效迭出
  4.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5.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6. 魅力好声音唱响国庆假期 珠海海泉湾邀
  7. 日本商场举行新年“初卖” 上千人5点排
  8. 越南旅行团在台脱团又有4人到案 28人暂
  9. 多地传“继父虐童”视频?网警:孩子爬高
  10. 韩国记者直播时被两个俄罗斯美女强吻,
     栏目推荐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
“电动牙刷”到底值不值得用?牙医:这3“电动牙刷”到底值不值得用?牙医:这3个优点,让你省事还省钱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