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赛道:新纪元还是乌托邦
2019-10-22 13:09:43       来源:      编辑:admin      

去年年末,一块屏幕火了。

那块安装在黑板中间的小小一块投屏,“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就像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这篇文章所说,这块不起眼的屏幕将可能改变命运。

然而,在上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未来教育小型沙龙上,“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教育商会”副会长王涛指出,现阶段智慧教室建设存在问题。

“我们教育信息化多年发展过程中,教室发展速度是最慢的。除了有个屏幕之外,核心件都没有变。为什么互联网和信息化没有触动教育模式发生根本变化?”

仅有一块“智慧屏幕”的智慧课堂,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前景广阔,惹资本竞逐

诚然,无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智慧课堂是被用于提高教学效率,还是助推教育公平普惠,作为基础设施硬件方面的改进,成效显现都更为迅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01亿,较2017年底增加4605万,年增长率为29.7%。

其中,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4亿,较2017年底增长7526万,增长率为63.3%。在线教育移动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手机接触在线教育的用户,占整体在线教育用户的96.5%,较2017年底增长19.9%。

随着硬件铺设、网络基础建设、移动支付系统的发展,MOOC开始成为助推在线开放课程的代表。据2019年中国慕课大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MOOC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有1000余所高校开设MOOC,共上线12500门MOOC,有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MOOC,200余门优质MOOC先后登陆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课程平台。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的“互联网+教育”向“智能化校园建设”逐步转化,提出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伴随政策红利,各方资本竞逐智慧课堂这片广袤蓝海。

8月19日,数字教育软件开发平台“锐学堂”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投资方为好未来。

实际上,这并不是好未来首次入局教育信息化。2018年7月,好未来推出“WISROOM”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另外,能够通过对课堂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智能评测,从而提升教学过程质量的“魔镜”系统也被升级。

另一位教育巨头——新东方,继 N-Brain人工智能教育学习平台和教学硬件“AI班主任”之后,于今年7月,发布新东方小学教学平台。目前,教学平台已经与教研平台全面打通。这一模式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数据共享与衔接,创设了人机对话的新语境。

除了教培机构,智慧课堂还吸引了科技公司的关注。但不同于教培机构偏重课程与教研,科技公司们在硬件开发上更具优势。

百度一直在谋求进军公立校教育信息化的市场,百度智慧课堂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备课、教研、题库、AI教育、考评、教务等服务。腾讯则借助了ABC技术,为中小学搭建智慧课堂。通过这套方案,学生可以把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到家中,老师可以实时检查学习进度。

教育信息化领域,也是华为进军教育的主要发力点。近年,华为向中小学推出“云课堂解决方案”等产品,帮助建立学校教学管理平台,提供“弹性教育云”,推出远程教育解决方案。

去形式化,打造整套智慧课堂教学体系

正如王涛所述:“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急需教育变革,但我们说来说去,核心理论没有变化”。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应该是连接,在将屏幕连接起来的同时,将相互连接的知识体系也搭建好。真正实现“处处皆学、人人能学、时时可学”;同时也要保证“处处可教、时时可教、人人可教”。

现如今,屏幕硬件已实现联结,但手机却成为体系化教育的一大天敌。学生不停刷手机、页面跳来跳去,完整的学习时间被切割成一块块散乱的碎片。

另外,尽管资本入局、政策红利助推,市场上的“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同质化依然严重,仅仅局限在通过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归纳汇总,提高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测评环节的效率——更侧重于评价功能,而非教学功能。

而借助人工智能,发展个性化教育,加强师生间的精准化互动,通过课堂动作表情分析、习题测评等输出学情报告;将人脸识别、大数据采集技术引入校园,可以实现刷脸签到、刷脸占座等智慧校园手段。却也引来关于教育信息化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持续不断的争议。

针对AI进校园、生物识别技术在校园逐步开始应用的现象,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9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教育部已经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要非常谨慎,希望学校慎重地使用此类技术软件。

“智慧教育最迷人的一点是,之前站在台前的老师,是整个班级中最聪明的人。而如今在这个最聪明的人背后,有无数比他聪明、比他了解更详实数据的人,一同参与到整个课堂中。”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这样说。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对老师来说需要做的课前准备太多。如需按格式、按特定步骤导入课件、发布教学任务、进行教学预评估等,功能太多、系统复杂、学习熟悉时间长,增添了老师的工作量。

自教育信息化概念被提出至今,有一点一直被诟病: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因此,或许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去形式化。

能够承载智慧课堂的软硬件设施大多造价不菲,各级各类学校相关学科教学方案的研发、教学系统的搭建,相关学习工具的迭代都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

但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却收效甚微。当代教育名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曾提到:“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更未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可以真正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余胜泉曾指出:“以信息作为知识,过多的多媒体教学、浅层次的课堂互动/视频学习,都是信息化教育的典型误区。”

清华大学教授、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就做出提醒:在教育信息技术时代,重点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知识。

提到互联网智慧课堂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他指出:“教育是知识升维的过程,不是只教知识点。学生利用互联网学的是知识点,知识点是一维的、是一条线。知识升维到了二维,要靠理性和逻辑,将相关的知识点组成知识面。这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利用系统化、体系化的逻辑思维,把碎片化的知识点转变为知识面。”

 
上一篇:中国移动5G商用开约
下一篇: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6万亿美元
 
     栏目排行
  1.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2.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3. 旅游业“新”效迭出
  4.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5.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6. 魅力好声音唱响国庆假期 珠海海泉湾邀
  7. 日本商场举行新年“初卖” 上千人5点排
  8. 越南旅行团在台脱团又有4人到案 28人暂
  9. 多地传“继父虐童”视频?网警:孩子爬高
  10. 韩国记者直播时被两个俄罗斯美女强吻,
     栏目推荐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
“电动牙刷”到底值不值得用?牙医:这3“电动牙刷”到底值不值得用?牙医:这3个优点,让你省事还省钱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