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热的5G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第三代半导体。 当前,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到行业拐点,未来可能催生万亿级的潜在市场。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发展的难题有哪些?发展的机遇在哪里? 
9月19日,2019年第三届“中欧第三代半导体高峰论坛”现场,来自中国和欧洲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投资精英等齐聚一堂,试图给出答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深圳在半导体行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者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集成电路实现了销售收入894亿元,其中IC收入758.7亿元,增速达到了32.24%,居全国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一个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城市。 
提到中国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振中比较乐观,他介绍:“中国第一代半导体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但是第三代半导体其实我们的研发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早,与国外的差距也不能算是很大。就拿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单晶材料来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主生产碳化硅外延片的国家之一。” 进入行业拐点,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究竟应该如何突围呢?“深圳有广阔的应用市场。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需要与应用市场结合起来。”深圳欣锐科技(30074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辉建议,以新能源汽车利用的产品为例,需要零部件厂商、整车厂、器件认证机构、国产器件厂商四方的共同努力:零部件厂商乐意使用国产器件,整车厂认可国产器件,器件认证机构提高国产器件的认证水平,国产器件厂商本身需要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 
欣锐科技是国内做车载电源、车载DCDC的供应商,也是国内最早用碳化硅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一种)的厂商之一。 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还离不开资本和人才。力合创投董事长冯杰透露,投资半导体行业,最看重的是团队和人才。张振中建议,要在半导体行业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提升研发人员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安心在这个行业里贡献,去厚积薄发,加强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以深圳为坐标,利用全球的资源。我们应该加强海外人才的引进,也要加强国内工程师梯队的建设。”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王春艳 摄影: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