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今年第一轮猪肉收储将启动?专家提示“降本增效”是关键
3206-02-09 16:44:39       来源:      编辑:      

  2月8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24日~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57∶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下称《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

  这意味着,如果启动猪肉储备收储的话,将是中国2022年的第一次猪肉收储。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对猪价的调控,无论是收储,还是抛储,都是为了稳定国内生猪供应,防止猪价过度下跌或过度上涨。

  他说,2022年以来,猪价下跌,触发预警,来自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可有效降低市场恐慌心态,防止出现恐慌性杀跌出栏,导致中期(未来2~4个月)出现生猪出栏紧张的情况。同时,此举也有利于稳定猪价,给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信心。

  2021年猪价:一路下行,触底反弹

  整体来看,2021年,中国的猪肉和生猪价格均较上年大幅下跌,不过在第四季度触底反弹。去年全年出现2次触底反弹,10月中下旬反弹幅度和时间远高于6月底7月初的首次反弹。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从2021年2月开始,随着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回落以及生猪出栏量的增长,猪肉价格持续下跌,2~9月同比跌幅显著,9月同比跌幅最大,达到同比跌57.6%,10月跌至22.40元/千克后触底反弹,12月反弹至28.41元/千克,环比涨3.5%,同比跌42.8%。

  从周价格来看,全国生猪价格阶段性快速回落特征明显。自2021年1月第3周36.01元/千克后,开始高位回落;6月第4周,跌至13.76元/千克。

  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上述《预案》,旨在“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给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

  因此,当猪粮比价跌至5:1以后,我国开启了第一轮冻猪肉收储。受此影响,去年7月第4周,猪价反弹至15.93元/千克。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消费尚未有效提振,猪价旺季不旺,去年8月份猪价继续下跌,10月第1周回落至全年最低价格,为11.54元/千克;此后,受10月第2周开始的第二轮冻猪肉收储提振、消费支撑等因素影响,12月第1周生猪价格回升至18.33元/千克,但12月第2周开始下跌,12月最后一周为16.92元/千克,环比跌0.9%,同比跌49.8%。

  在猪价下行的同时,养殖成本处于历史高位,养殖收益面临着猪价下跌与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养殖效益缩窄至常态水平,且部分时间段亏损幅度创下历史高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总体来说,2021年的养猪收益,上半年较好,三季度明显亏损,四季度小幅盈利。

  对于自繁自养养殖户来说,平均出栏1头120千克的肥猪盈利水平在300元以上。2021年,自繁自养养殖户1~5月份盈利,6月份开始进入亏损,11~12月份再次实现小幅盈利。其中,1月份盈利水平最高,约2300元/头,10月份亏损最严重,每头平均亏损在550元以上,11月份转亏为盈,约为350元/头,12月份回落到200余元/头。

  对于外购仔猪养殖户来说,全年平均出栏1头120千克的肥猪亏损水平在500元以上。去年外购仔猪养殖户1~2月份仍然保持盈利,1月份约780元/头,3月份开始进入亏损且不断扩大,6月亏损最严重,每头平均亏损在1400元以上,11月份猪价回升带动盈利回涨到200元/头以上,且高于自繁自养养殖户的盈利水平。

  降本增效等待“下一个春天”

  2021年猪价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产能持续回升,需求增长低于产能恢复幅度,而养殖户及企业普遍认为猪价仍将重复2020年的走势,存在普遍压栏行为,额外增加猪肉供应,最终导致全年猪肉供大于求矛盾爆发。

  尽管2021年猪价持续下行,但是从生猪养殖收益来看,2021年生猪养殖依然是丰收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除6~10月份亏损外,其余7个月均盈利较多,按出栏量加权平均计算,全年每出栏一头生猪仍有564元的利润,高于正常年份200元左右的盈利水平。

  这意味着,仅6~10月份亏损,亏损时间较短不足以完成产能去化,前期积累的丰厚利润也使得养殖户尚未进入被动去产能的阶段,产能去化冰点未至。

  进入2022年,猪肉食品加工需求减少,猪价开始下跌。所谓的猪肉食品加工需求,指的是2021年前三个季度,猪价快速下跌,刺激腊肉、腊肠制作需求提前爆发。这一因素导致从2021年10月下半个月开始,猪价连续上涨,由于猪价短时间内暴涨,养殖户再次出现积极压栏情况,在12月之前猪价需求支撑价格偏强。

  2022年春节后,养殖户担心猪价出现类似于2021年春节后的暴跌,于是开始集中出栏,猪价出现快速下跌走势。全国猪价已经跌至12元/千克,生猪养殖再度出现亏损。

  从全年来看,2022年猪肉供给仍将惯性增长。朱增勇称,2021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高位,尽管下半年有所调减,但依然高于常态下的水平,2022年猪肉产量预计仍小幅增加,预计在5500万~5600万吨。

  至于猪价走势,2021年上半年,能繁母猪产能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2022年上半年生猪供给依然继续增长,猪价有阶段性快速下行风险,随着出栏量增速放缓,预期下半年猪价小幅反弹,但反弹空间有限。

  朱增勇表示,尽管从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开始小幅调减,但整体调减幅度相对较为温和。从目前整个能繁母猪存栏和产能的变动来看,还不足以带动2022年下半年出现猪肉价格的拐点。“预计最早要到2023年才会出现猪周期拐点。”

  这也意味着,2022年的生猪产业,重心仍在成本管理。林国发称,在猪价下行的趋势下,要认清当前产业形势,切勿跟风压栏或恐慌抛售,降本增效仍是生猪养殖业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关键。(作者 邵海鹏)

 
上一篇:蓝光发展收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处分书:涉多期债务融资工具违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栏目排行
  1.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2.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3.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4.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5.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7.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8. 旅游业“新”效迭出
  9.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10.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栏目推荐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
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涉民生、华夏等20家银行
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变,4S店就靠它活了!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