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家电科技的领袖之争:来自世界五大标准组织的回答!
2021-10-15 18:28:23       来源:      编辑:junpeng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生命力。各大企业不遗余力地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加入,最根本的就是要产出更丰富、更前沿的科技成果,争做行业内真正的科技领袖。

不过,要成为首屈一指的科技领袖,并不容易,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是基础,成果产出才是根本。而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可以直接反应在专利数量及质量、标准制定、工业设计水平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谁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引领者呢?

刚刚过去的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而标准正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一大关键指标,今天我们就通过世界五大标准组织,看看谁在标准领域走到了世界前沿。

科技竞争激烈,谁是最强王者?

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排名。在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在发力,但实力如何,还需要第三方的评价,尤其是行业和机构在研发实力、成果、应用等多方面评价。

经过对网上公开数据的梳理,我们整理了中国家电企业近年来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多维度成果。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代表国际标准话语权的五大标准组织中,中国家电企业已经实现全面覆盖。

 

 

在标准领域,有ISO、IEC、OCF、IEEE、Matter五大国际标准组织,企业能在其中一个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都很难,海尔智家是行业唯一5大国际标准组织全覆盖的企业。他是全球唯一同时进入IEC CB和IEC MSB两大最高管理机构的企业;同时在OCF、IEEE、Matter等标准组织担任重要职位。

除此之外,在国际标准的主导/参与上,海尔智家有80余项;第二名有40余项。ISO和IEC的专家席位,海尔智家有110多名,第二名有20多名。在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来自海尔智家,80%国际标准专家同样来自海尔智家。

中国科技呈现全面开花态势

国际标准方面的引领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企业基于强大的科技基础,如今已经具有自主创新体系和能力,成为了全球家电的研发、制造和产业链强国,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中国家电企业近十年以来,专利数量增长669%,其中发明专利占比居高不下。仅2020年,家电企业年新增专利数量近35万件,创11年来新高,其中发明专利数量占比44.29%。

而在这个增长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所有家电企业的科技探索。无论是在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方面,还是在设计和新型实用专利方面,都有全面的布局。通过多方的共同创造,最终呈现出中国科技全面开花的发展态势。

其实,企业的科技创新之路从来没有捷径,舍得投入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要让每一分科技投入都有意义。如今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稳步提升,离不开他们在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探索。我们希望中国的科技领袖越来越多,用自强自立的科技去点亮世界舞台。

 
上一篇:恒天财富旗下4.6亿私募兑付困难,涉嫌夸大宣传尽调成谜,标的深陷纠纷GP资金未到位多重保障成空谈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栏目排行
  1.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2.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3.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4.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5.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7.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8. 旅游业“新”效迭出
  9. 珠海海泉湾传承非遗文化,带您体验传统
  10. 海泉湾国际温泉节盛大开幕 五地联动打
     栏目推荐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
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资金违规入楼市,银保监会年内29次处罚,涉民生、华夏等20家银行
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起底汽车金融服务费:消费者无需谈虎色变,4S店就靠它活了!
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中国金融网:将统筹推进违法金融广告和营销宣传行为治理
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中国金融网:南宁:培育金融人才 跑出金融“加速度”
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中国金融网:多家欧美金融机构落户佛山这个高新区,服务大湾区
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中国金融网:最难毕业季 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差,让人羡慕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